首页 资讯 正文

江淮环保世纪行|生态修复显成效 废弃矿山变青山

体育正文 148 0

江淮环保世纪行|生态修复显成效 废弃矿山变青山

江淮环保世纪行|生态修复显成效 废弃矿山变青山

大皖新闻(xīnwén)讯 曾经山体裸露(luǒlù)、土壤(tǔrǎng)酸化的废弃矿山,如今披上绿装重焕生机。近日,大皖新闻记者跟随“江淮环保世纪行”采访(cǎifǎng)团来到庐江县、巢湖市进行(jìnxíng)采访,庐江县钟山铁矿采用土壤改良、“生态长袋”技术等恢复植被,巢湖市中材犁头尖矿则通过地形整治、覆土绿化等工程修复林地,成功实现生态转型。

“生态长袋”让废弃铁矿重披(zhòngpī)绿装

站在庐江县矾山镇钟山铁矿的原露天采场,满目绿色。很难想象,就在几年前(qián),这里还是一番山体裸露、土壤酸化严重的景象(jǐngxiàng)。

据了解,钟山铁矿筹建于1969年(nián),1979年正式投产。2016年,庐江县委县政府决定关停该矿山(kuàngshān)不再开采(kāicǎi)。“2022年,我们开始对矿山进行(jìnxíng)生态修复,包括露天采场(cǎichǎng)、排土场、矿山工业设施场地等。”项目施工方、中核大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介绍,钟山铁矿是一座硫铁矿山,山体的(de)(de)土壤(tǔrǎng)呈酸性,需要在土壤中加入石灰石中和,并使用微生物菌剂等生物措施对土壤进行改良,从而调整土壤的pH值。同时,严格处置积存在矿坑中的酸性废水,达标排放96万立方米,并对矿坑进行了回填。

“接下来就是(jiùshì)恢复植被,这是一项大工程。”该负责人说(shuō),矿坑周边为坡面,存不住土和草籽,针对这一情况,他们使用了(le)一种“生态长袋”,“简单来说,就是把种植(zhòngzhí)土、泥炭土、有机质等等装入长袋,然后在袋子里放入苗木和草籽。”该负责人表示,随着植被越长越(yuèzhǎngyuè)多,目前已经看不到这些袋子了。

据介绍,整个生态(shēngtài)修复工程约两年(liǎngnián)时间,从2025年起还有两年的养护期。“目前,我们已经很少干预苗木的自然生长了,比如浇水、施肥等(děng)。”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等养护期结束,这些植被将与周边(zhōubiān)的自然山体更好地融合,生态将得以慢慢恢复。

建设喷灌系统(xìtǒng)解决绿化难题

与钟山铁矿不同,位于巢湖市(cháohúshì)的中材犁头尖矿为水泥用石灰岩矿。

据介绍,2019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巢湖风景名胜区内违规(wéiguī)开矿频发破坏山体(shāntǐ)严重问题,对此,巢湖市将中材犁头尖矿关闭退出,并纳入巢湖市废弃矿山生态修复(xiūfù)工程(二期)进行生态修复。2021年1月(yuè)21日,巢湖市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二期)中材犁头尖矿生态修复项目正式开工(kāigōng)。

中材犁头尖矿修复治理(zhìlǐ)前照片

中材犁头尖矿修复治理(zhìlǐ)后照片

“修复项目包括降坡削坡(xuēpō)、坡面危岩清除、绿化工程、截排水工程、养护工程等。”巢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总经济师周飞介绍(jièshào),由于山体被破坏,表层土剥离,修复时需要重新覆土,再进行绿化。为了保证所需水源,修复项目配套建设了绿化养护的喷灌(pēnguàn)系统,“我们从(cóng)周边的山洪沟中汲取水源,并(bìng)对部分(bùfèn)洼地进行防渗水处理,建设养护水池。”

2024年1月8日,该(gāi)生态修复项目竣工,最终恢复林地(líndì)841.2亩,灌木林地203.85亩。

大皖新闻记者(xīnwénjìzhě) 姚一鸣

江淮环保世纪行|生态修复显成效 废弃矿山变青山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