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革命圣地到幸福家园 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从革命圣地到幸福家园 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从革命圣地到幸福家园 延安精神永放光芒来源(láiyuán):央视新闻客户端
从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到(dào)新时代的蓬勃生机,80多年来(lái),延安这片热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的(de)库房,记者见到了一把359旅战士使用过的镢头。当时(dāngshí)战士们的口号就是“一把镢头一把枪,保卫党中央”,这(zhè)把镢头见证了延安军民自力更生(zìlìgēngshēng)、艰苦奋斗的历程,激励着后人传承弘扬延安精神。
延安时期,延安军民正是(zhèngshì)手握这样的老镢头,在南泥湾掀起了(le)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正是延安精神的生动诠释。1937年,以延安为(wèi)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chénglì)。在这里,革命先辈们用热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延安精神。
从1935年到1948年,以延安为(wèi)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国(zhōngguó)人民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和中国人民解放(jiěfàng)斗争的总后方。
延安革命纪念馆馆长刘妮介绍,在全民族抗战工作中,中国共产党是核心(héxīn)的政治领导力量,体现(tǐxiàn)在持久(chíjiǔ)抗战战略的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定实施。包括我们对根据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上,所以在全民族抗日战争中取得了(le)胜利。
陕甘宁边区是(shì)党中央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也(yě)是党带领人民军队奔赴抗日(kàngrì)(kàngrì)前线、走向新中国的出发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就是从陕甘宁边区出发开赴华北抗日前线的,并成功创建了各敌后抗日根据地(gēnjùdì)。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培养了大量的军政干部,奔赴抗日前线。同时(tóngshí),还创作出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影响全国、鼓舞人心,为全民族抗战奏响慷慨壮歌。
岁月(suìyuè)变迁,精神不改。如今,这里红色之光依旧闪耀。
同一片土地,曾生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气;如今,又生发着“谋(móu)(móu)改革、谋发展、谋幸福”的锐气。
说到延安,很多人自然就(jiù)会(huì)想到巍巍宝塔山,这张照片就是拍摄于80多年前的宝塔山上。当时(dāngshí),城里大多是低矮的平房。如今从同一个位置俯瞰,这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延河两岸,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鳞次栉比的现代化新城(xīnchéng)矗立眼前。
近年来,当地累计投资20多亿元,对包括宝塔山在内的32条(tiáo)沟道进行系统治理。曾经的老旧(lǎojiù)沟道变得道路通畅整洁,山坡上错落分布着窑洞和民居(mínjū),口袋公园、篮球场和小巧的花园点缀其间,宜居安乐的景象铺展开来。今年,延安市(yánānshì)还在继续推进(tuījìn)8条山体沟道人居环境综合治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yǐlái),延安在国家和陕西省出台的多项支持政策助力(zhùlì)下,生态农业、装备制造、红色旅游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2019年彻底告别绝对贫困。如今,“两不愁三保障”成果不断巩固,义务教育阶段(jiēduàn)无失学辍学,医疗保障有力,住房安全和农村供水水平持续提升(tíshēng)。乡村振兴阶段,延安全力推动(tuīdòng)产业提质增效。
眼下,正是黄土高原上山地苹果(píngguǒ)套袋的关键时期。在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村民们在果园里忙碌着,为今年(jīnnián)的丰收做足准备。
安塞区(qū)南沟村村民赵永东种苹果(píngguǒ)已经有十几年了,这几年他的果园种植面积翻了一倍,不断优化果树品种,有效提高了苹果产量。
2024年,延安(yánān)苹果种植(zhòngzhí)面积超330万亩,年产量460多万吨,形成超500亿元的全产业链规模,带动全市80万农民增收(zēngshōu)。同时,延安还积极发展设施蔬菜、小杂粮等特色农业,探索富硒农业等新模式,为脱贫户提供稳定的增收渠道(qúdào)。
2025年,延安市谋划重点项目350个,总投资3101亿元。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延安高新区崛起(juéqǐ)为科技创新策源地,新材料、新能源储存、先进制造(zhìzào)等产业布局逐步完善。数字(shùzì)经济蓬勃发展(péngbófāzhǎn),5G基站广泛覆盖,延安成功跻身全国千兆城市行列。
曾经,黄土沟峁间的偏远之城,如今,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班通达各地,各类产业集群加速(jiāsù)隆起。中国革命的圣地(shèngdì),新(xīn)中国的摇篮,延安,今昔巨变,延安精神在新时代继续闪耀光芒。
更多(duō)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kèhùduān)。欢迎(huānyíng)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rèxiàn)400-800-0088;消费者也(yě)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来源(láiyuán):央视新闻客户端
从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到(dào)新时代的蓬勃生机,80多年来(lái),延安这片热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的(de)库房,记者见到了一把359旅战士使用过的镢头。当时(dāngshí)战士们的口号就是“一把镢头一把枪,保卫党中央”,这(zhè)把镢头见证了延安军民自力更生(zìlìgēngshēng)、艰苦奋斗的历程,激励着后人传承弘扬延安精神。
延安时期,延安军民正是(zhèngshì)手握这样的老镢头,在南泥湾掀起了(le)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正是延安精神的生动诠释。1937年,以延安为(wèi)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chénglì)。在这里,革命先辈们用热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延安精神。
从1935年到1948年,以延安为(wèi)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国(zhōngguó)人民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和中国人民解放(jiěfàng)斗争的总后方。
延安革命纪念馆馆长刘妮介绍,在全民族抗战工作中,中国共产党是核心(héxīn)的政治领导力量,体现(tǐxiàn)在持久(chíjiǔ)抗战战略的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定实施。包括我们对根据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上,所以在全民族抗日战争中取得了(le)胜利。
陕甘宁边区是(shì)党中央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也(yě)是党带领人民军队奔赴抗日(kàngrì)(kàngrì)前线、走向新中国的出发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就是从陕甘宁边区出发开赴华北抗日前线的,并成功创建了各敌后抗日根据地(gēnjùdì)。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培养了大量的军政干部,奔赴抗日前线。同时(tóngshí),还创作出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影响全国、鼓舞人心,为全民族抗战奏响慷慨壮歌。
岁月(suìyuè)变迁,精神不改。如今,这里红色之光依旧闪耀。
同一片土地,曾生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气;如今,又生发着“谋(móu)(móu)改革、谋发展、谋幸福”的锐气。
说到延安,很多人自然就(jiù)会(huì)想到巍巍宝塔山,这张照片就是拍摄于80多年前的宝塔山上。当时(dāngshí),城里大多是低矮的平房。如今从同一个位置俯瞰,这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延河两岸,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鳞次栉比的现代化新城(xīnchéng)矗立眼前。
近年来,当地累计投资20多亿元,对包括宝塔山在内的32条(tiáo)沟道进行系统治理。曾经的老旧(lǎojiù)沟道变得道路通畅整洁,山坡上错落分布着窑洞和民居(mínjū),口袋公园、篮球场和小巧的花园点缀其间,宜居安乐的景象铺展开来。今年,延安市(yánānshì)还在继续推进(tuījìn)8条山体沟道人居环境综合治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yǐlái),延安在国家和陕西省出台的多项支持政策助力(zhùlì)下,生态农业、装备制造、红色旅游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2019年彻底告别绝对贫困。如今,“两不愁三保障”成果不断巩固,义务教育阶段(jiēduàn)无失学辍学,医疗保障有力,住房安全和农村供水水平持续提升(tíshēng)。乡村振兴阶段,延安全力推动(tuīdòng)产业提质增效。
眼下,正是黄土高原上山地苹果(píngguǒ)套袋的关键时期。在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村民们在果园里忙碌着,为今年(jīnnián)的丰收做足准备。
安塞区(qū)南沟村村民赵永东种苹果(píngguǒ)已经有十几年了,这几年他的果园种植面积翻了一倍,不断优化果树品种,有效提高了苹果产量。
2024年,延安(yánān)苹果种植(zhòngzhí)面积超330万亩,年产量460多万吨,形成超500亿元的全产业链规模,带动全市80万农民增收(zēngshōu)。同时,延安还积极发展设施蔬菜、小杂粮等特色农业,探索富硒农业等新模式,为脱贫户提供稳定的增收渠道(qúdào)。
2025年,延安市谋划重点项目350个,总投资3101亿元。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延安高新区崛起(juéqǐ)为科技创新策源地,新材料、新能源储存、先进制造(zhìzào)等产业布局逐步完善。数字(shùzì)经济蓬勃发展(péngbófāzhǎn),5G基站广泛覆盖,延安成功跻身全国千兆城市行列。
曾经,黄土沟峁间的偏远之城,如今,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班通达各地,各类产业集群加速(jiāsù)隆起。中国革命的圣地(shèngdì),新(xīn)中国的摇篮,延安,今昔巨变,延安精神在新时代继续闪耀光芒。
更多(duō)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kèhùduān)。欢迎(huānyíng)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rèxiàn)400-800-0088;消费者也(yě)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