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正文

以更强担当更实举措扛好挑大梁责任

体育正文 77 0

以更强担当更实举措扛好挑大梁责任

以更强担当更实举措扛好挑大梁责任

日前,第42届(jiè)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在南昌圆满落幕。本届(běnjiè)体博会上,“新余体育制造展区”首次亮相,也是江西省(jiāngxīshěng)唯一一个设展的设区市。借着这股东风,新余市举行了2025年“投资新余”体育用品产业招商(zhāoshāng)交流会。 在这次交流会上,新余市委书记郑光泉邀请广大(guǎngdà)企业家将事业版图延伸至新余,一同向“新”而行、共赢(gòngyíng)未来(wèilái)。同时,也为该市体育产业发展明确了一个亮眼的目标:打造中部(zhōngbù)地区具有影响力的体育用品产业集群。 2025年“投资(tóuzī)新余”体育用品产业招商(zhāoshāng)交流会现场。新余市商务局 提供 公开信息(xìnxī)显示,作为江西省面积最小的地级市,新余GDP刚过千亿,常住人口不足(bùzú)120万。在当前(dāngqián)GDP万亿、人口千万城市遍地开花的背景下,可以说是一座典型的“小城”。 但这座“小城(xiǎochéng)”,却以黑马姿态剑指“中部地区体育产业高地”目标,颇有“小城大业(dàyè)”的风范。新余的底气和优势到底在哪? 产业集群初具规模:构筑体育(tǐyù)制造生态圈 在全球范围内,体育产业都是一个增长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本届(běnjiè)在南昌举行的体博会,参展企业数量、产品品类丰富(fēngfù)度、国际化水平均创历史新高。而(ér)我国《“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达到5万亿元,增加值(zēngjiāzhí)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居民体育消费(xiāofèi)总规模超过(chāoguò)2.8万亿元,从业人员超过800万人。 与此对应的是,近年来不少地方都对体育产业青睐有加。如(rú)上海提出,到2035年,建成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资源配置中心;成都则早就(zǎojiù)明确(míngquè),2025年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chāoguò)1500亿元,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2%,全市体育消费总规模突破800亿元,建设全国体育产业发展高地;过去一段时间火遍全国的网红(wǎnghóng)城市荣昌也(yě)明确提出,进一步丰富优化体育产品供给,推动体育产业创新发展,今年(jīnnián)体育产业总产出将达35亿元…… 可以说,体育产业正成为越来越(yuèláiyuè)多的地方加力布局的新赛道。新余(xīnyú),正是其中之一,并且已经卓有成效。 “新余体育(tǐyù)制造展区”首次亮相中国体博会。左诗 摄 数据显示,2023年新余(xīnyú)体育产业总产出达(dá)95.56亿元(yìyuán)(yìyuán),过去三年增加了34.63亿元,年均增长25.23%,远超全省(quánshěng)平均水平,覆盖体育产业10个大类58个小类,体育企业及个体3003家(其中规上企业13家、规下企业1726家、个体1264家),体育产业已逐步成为新余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客观说,就总产值来看,接近一百亿的(de)规模,或许与很多“大城”相比并不是太高,但(dàn)考虑到新余的GDP总量和人口数量,体育产业在整个经济大盘中(zhōng)的分量,其实远高出全省、全国平均水平。更重要的是,新余的体育产业发展,并不是简单拼(pīn)规模,而是精准利用自身的条件,在一些细分领域构建起了(le)显著的比较优势。 很多(hěnduō)人都知道,新余是“中国新能源科技城”和钢铁产业重镇,锂电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zhìzào)等重点优势产业,本身与体育(tǐyù)产业存在较多的交集。如优质钢材可以为体育器材制造(如健身器械(qìxiè)、场馆(chǎngguǎn)结构)等提供原材料保障;光伏(guāngfú)、锂电等新能源产业则可为体育装备智能化(如智能穿戴设备、运动场馆能源系统)等提供技术协同和配套支持。 新钢(xīngāng)集团生产区内天工开物主题“青花瓷”冷却塔。视觉中国 图 正是以此为依托,目前新余(xīnyú)重点打造的高新区碳纤维产业园,已入驻体育制造企业37家(jiā),培育出2家省级体育领域“专精特新”企业、1家省级体育产业(tǐyùchǎnyè)优秀单位、1家省级体育领域重点企业。再加上仙女湖(xiānnǚhú)现代鞋业产业园,目前的新余已构建了体育产业从研发到智造(zhìzào)、从仓储到物流、从人才到资本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以新余高新区为(wèi)例,该区已初步形成了轻量化体育用品产业集群,且不少产品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上都占有一席之地。如筋膜球年产量200万件(wànjiàn),排全国第一;瑜伽垫、瑜伽柱最大产能分别达(dá)800万件/年、350万件/年,跻身全国前三;标靶为世界飞镖锦标赛及欧美众多飞镖比赛指定(zhǐdìng)产品;碳纤维(tànxiānwéi)体育用品年产量达500万件…… 2025年(nián)“投资新余”体育用品产业招商交流会现场,展示的(de)新余制造体育用品。新余市商务局 提供 不夸张地说,新余的(de)体育产业,特别是体育用品制造领域,“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产业生态(shēngtài)已基本形成。这为(zhèwèi)进一步推动产业强链补链延链行动,打下了重要基础。像一些链上企业落户新余,即可以轻松找到配套的协作企业。这样的体育制造生态圈,正是新余敢于提出打造(dǎzào)中部地区(dìqū)具有影响力的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的最大底气之一。 消费场景创新突围:赛事经济(jīngjì)激活产业动能 除了业已初具雏形的产业集群基础,新余继续推动体育产业做(zuò)大做强(qiáng),还有多个比较鲜明的优势。 一是,新余本身的(de)体育氛围好、体育消费实力强。 一组数据可能让很多人(rén)意外:2023年,新余市年人均体育消费支出3385.4元(yuán),人均消费金额、年均消费增速均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同时,新余每千人(měiqiānrén)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也均居全省第一。如其中市微马跑步协会就(jiù)有会员2万余人,且江西省微马总队(zǒngduì)也设立在新余。 可以说,崇尚体育是新余的一大鲜明特质。尽管新余常住人口仅百万有余,但却有1个国家(guóji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réncáipéiyǎng)基地、5个省级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去年(qùnián),新余在(zài)国家级及以上体育赛事获得名次14人、冠军9人。 新余市体育场馆俯瞰图。 新余市融媒体(méitǐ)中心 提供 这样的全民体育氛围和消费实力,到底是如何来的?众所周知,一个地方(dìfāng)的运动氛围,往往与(yǔ)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而新余虽然1983年(nián)才(cái)正式确立(quèlì)为设区市(shì),至今也才42年历史,是江西最年轻的城市之一,但作为钢城,新余“因工业而生、因工业而立、因工业而兴”,在体育习惯的培育、城镇化方面都走在前列。数据显示(xiǎnshì),目前新余的城镇化率高达75.08%,在江西仅次于省会南昌,人均GDP也高达9.54万元,居全省(quánshěng)第三。这些(zhèxiē)无疑为全民体育的发展以及热衷体育消费的社会氛围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二是,新余的体育消费场景多、产业(chǎnyè)应用场景多。 近年来,环仙女湖公路自行车邀请赛、仙女湖马拉松赛等大型赛事(sàishì)连年举办,已成为在整个江西,乃至(nǎizhì)全国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赛事,这为(zhèwèi)新余体育用品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展示舞台。 环(huán)仙女湖公路自行车邀请赛资料图。新余市融媒体中心 提供 如新余仙女湖马拉松自2015年创办以来,已经走过十年(shínián)的辉煌历程,成功举办六届(liùjiè)赛事,是江西历史最悠久的马拉松赛(mǎlāsōngsài)事之一。2024年仙女湖马拉松吸引(xīyǐn)全国各地两万余名选手前来参赛。2025新余仙女湖马拉松赛,更是获世界(shìjiè)田联标牌赛事认证,成为江西省内第二场获得世界田联认证的赛事。 2024新余仙女湖马拉松赛。新余市融媒体中心 提供(tígōng) 在此基础上,新余正推动(tuīdòng)多渠道、多途径加大高质量体育赛事(tǐyùsàishì)的供给(gōngjǐ),预期年内组织好200场次以上群众体育赛事,继续办好仙女湖马拉松、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赛、分宜“江西村舟”活动等重点赛事,让顶级(jí)(dǐngjí)赛事进(jìn)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加快(jiākuài)打造“体育+文旅+商业”融合新标杆。比如,新余拥有仙女湖(国家4A级景区)、仰天岗森林公园等自然资源,适合开发水上运动(赛艇、皮划艇)、山地骑行(qíxíng)、徒步越野等户外体育项目,在“体育+旅游”深度融合上,还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同时,新(xīn)余(xīnyú)也是全国首批国家体育消费(xiāofèi)(xiāofèi)试点城市。依托新余自主(zìzhǔ)研发的全省(quánshěng)首个上线的体育消费服务平台,精心打造了12个“社区智慧健身房”(会员超7万人,接待人次152.87万)。这一“平台+社区”的体育消费模式,还被国家工信部、国家体育总局评为2024年度智能体育典型案例(体育设施领域(lǐngyù)全省唯一)。目前,平台累计注册用户数11.06万人,入驻商家631个,消费人次5.63万次,获评2024年江西省体育消费新场景典型案例。 近三年,新(xīn)余还(hái)获评国家级体育(tǐyù)旅游示范基地1个、省级体育产业(tǐyùchǎnyè)示范基地2个、省级体育产业优秀单位1个、省级体育领域重点企业1个、省级户外运动精品路线1条(仙女湖体育旅游线路(xiànlù))、体育消费新场景典型案例2个,城市体育产业发展案例被收录《江西省体育产业发展报告》并刊登至《中国体育报》。 仙女湖风景(fēngjǐng)。视觉中国 图 如此(rúcǐ)多元化的体育产业应用场景和消费场景,一方面,意味着新余的体育产业具备可观(kěguān)的市场基础,本身的市场空间(kōngjiān)较大。同时,由于相关消费业态和场景不断创新(bùduànchuàngxīn),也能为一些体育用品的创新研发和应用提供必要的试验空间;另一方面,整个城市浓郁的体育运动氛围(fēnwéi)和消费氛围,也与体育产业发展形成了一种气质上的“共振”。 营商环境+成本优势+开放(kāifàng),成就体育产业理想之城 当然,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营商环境。在这方面,新余同样(tóngyàng)也是有(yǒu)基础、有条件。 当前,新余(xīnyú)正在深入推行“三领三挂”责任制,深入开展“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基层”专项行动(xíngdòng),打造“不叫不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的营商环境。具体到体育产业的发展,一些配套的政策支持和(hé)要素保障体系,业已比较完善(bǐjiàowánshàn)。 新余抱石公园(gōngyuán)。视觉中国 图 如新余高新区,为助力体育用品产业快速发展,专门出台了涵盖科技(kējì)创新、人才招引、金融服务、对外开放、要素保障五个(gè)领域18个方面的全(quán)生命周期扶持政策(zhèngcè)。对顶尖科技人才团队,最高可(kě)给予2000万元科研项目资助;对强链补链重点(zhòngdiǎn)企业,按年度研发费用50%给予奖励,最高可达1000万元。同时,全力打响“投资新余”品牌,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体育用品展会,搭建产销对接桥梁,助力企业开拓市场(kāituòshìchǎng),让政策红利切实转化为企业发展动力。 要素保障方面,新余同样展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优势。如高新区现有工业用地近万亩,已建成标准厂房近100万平方米,五期和六期新建的2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即将投入使用。在企业最关心(guānxīn)的生产成本方面,新余也是优势十足。如随着江西汇纤循环科技有限公司(yǒuxiàngōngsī)碳纤维循环利用项目的落地,高新区碳纤维产业园区内原材料(yuáncáiliào)循环利用率超90%,企业原料成本可降低25%。此外,工业用水(gōngyèyòngshuǐ)、用电、用气(yòngqì)价格相比沿海地区(yánhǎidìqū)低近20%,可显著为企业减负(jiǎnfù)。 同时,新余(xīnyú)人才资源也非常丰富(fēngfù)。目前,新余拥有20所大中专、高职院校,约10万余名在校学生,通过“学徒式”“订单式”培养,能精准匹配企业用人需求,用工成本(chéngběn)较沿海地区低30%。 可以说,从土地资源到(dào)硬件基础设施,再到常态化的要素获取成本,新余发展体育产业,都有自己(zìjǐ)的竞争优势。 此外,新余的(de)地理区位优势,也能有效满足体育企业在开拓市场上的需要。新余地处江西省中西部,位于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海西经济区等前沿阵地,货运、客运都非常便利,有着“承东启西、左右逢源”的区位特点。目前的新余已和130多个国家地区有着贸易往来,2024年(nián)进出口总额(zǒngé)265亿元,完成对外直接(zhíjiē)投资(tóuzī)全省第一,铁海(tiěhǎi)联运进出口集装箱1.23万标箱、增长20%。 今年初,新余国际(guójì)陆港(lùgǎng)正式封关运行,进一步顺应了外贸新业态发展。目前(mùqián)新余已开通了至(zhì)深圳、上海、宁波、厦门等沿海大城市的铁海联运业务,也是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shìyànqū),可助力企业轻松开展进出口业务。也就是说,体育企业立足新余,也完全有条件拓展全球市场。 还值得一提的是,开放包容也是新余(xīnyú)的一个重要特质(tèzhì)。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新余虽然属于内陆“小城”,但城市人口40%以上是移民。这样一种特点,也为外来企业的投资(tóuzī)和发展提供了更为宽松、包容的社会(shèhuì)环境保障。 新余城市航拍图(tú)。视觉中国 图 当前,新余正大力开展体育(tǐyù)招商,重点(zhòngdiǎn)围绕(wéirào)“高新区体育制造(zhìzào)碳纤维产业园”“仙女湖体育制造鞋业产业园”,加快(jiākuài)完善两个产业园上、中、下产业链的“闭合进程”,多方引进配套产业链企业(qǐyè)落户,致力于打造强有力的体育制造产业集群。这无疑也为国内外的相关体育企业,提供了巨大的机遇。而从方方面面的基础和禀赋看,新余都是体育企业和产业发展的理想之城。 从“钢铁之城”到瞄准中部体育产业(tǐyùchǎnyè)高地的(de)新目标,新余的转型之路印证着一座(yīzuò)内陆之城不断突破自我的勇气与坚韧。当传统工业(gōngyè)基底遇上新兴的体育消费浪潮,当区位红利叠加营商环境优势,这座赣西小城正在借体育产业为城市发展打开(dǎkāi)新的想象空间,也将有望书写“天工之城”的差异化发展样本。 (本文来自澎湃(pēngpài)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以更强担当更实举措扛好挑大梁责任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